1943年的昆明街头,一辆美军吉普车呼啸而过,溅起的泥水泼了路人一身。车上的美国大兵吹着口哨扬长而去,路旁穿军装的年轻人攥紧了拳头,却又慢慢松开。这个年轻人叫王柔德,在驻滇干训团当差,每天都能看见美军顾问在训练场上趾高气扬的模样。
那些美国教官上课时总爱显摆,有个上校特意把私人飞机停在训练场边上,逢人就夸:"瞧瞧咱们美利坚的装备!"其实这帮人里多的是临时征召的预备役,有些连正经军事学校都没进过。他们教战术就三板斧:六零炮怎么扛,机关枪怎么架,火箭筒怎么瞄。可偏偏这些半吊子教官,把国民党军官训得跟孙子似的。
食堂里天天飘着罐头牛肉的味儿,美国教官嚼着口香糖说:"这叫轮带式训练,马歇尔将军的发明!"底下听课的军官们记笔记的手都在抖——不是激动,是想着结业后能领到美式装备。有个广东籍的少校私下嘀咕:"丢雷老母,教我们用火焰喷射器,他们自己连缅甸丛林都没钻过。"
最绝的是政治课。美国顾问拿着《时代》杂志,指着诺曼底登陆的照片吹牛:"德国佬算老几?原子弹一响全完蛋!"转头又掏出好莱坞画报:"看看我们洛杉矶的别墅,比你们蒋委员长的官邸还气派。"训练团里有个东北汉子听得直冷笑,后来被人举报"思想有问题",连夜调去了炊事班。
昆明城外的黑市热闹得很。美国大兵拿着军用罐头换银元,军需官们倒卖汽油像卖大白菜。有回仓库里三十箱压缩饼干不翼而飞,守库的国军哨兵被发现在阴沟里——太阳穴上留着点四五手枪的弹孔。美军宪兵来转了一圈,摊手说:"战争时期嘛,难免的。"
1946年南京的夏天特别燥热。国防部新大楼里,白崇禧的茶杯重重磕在桌上:"公文到底盖部长的章还是参谋总长的章?"对面陈诚的副官梗着脖子不吭声。最后美国顾问团一锤定音:"按我们美军规矩来!"结果参谋总长的印章哐当砸下去,白崇禧的脸比苦瓜还绿。
顾问团的巴大维中将最爱开茶话会。有次他举着香槟说:"中美友谊比黄石公园的老忠实泉还长久。"话音未落,上海办事处就传来消息:两个美国兵把黄包车夫扔进苏州河取乐。记者跑去问,国防部的发言人搓着手解释:"盟军弟兄喝多了,已经赔了二十块大洋......"
副官局的小科员们最遭罪。美国顾问要求所有档案按十进制分类,急得老文书直薅头发:"祖宗八辈都没这么整过!"有个杭州籍的参谋灵机一动,把"特急件"翻译成"very very 急",果然通过了检查。后来整个国防部都学会了这招,公文上满篇都是"最最最紧要"。
1948年冬天,参谋学校的沙盘推演格外滑稽。美国教官指着东北地图嚷嚷:"假设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......"底下听课的将领们面面相觑——他们刚丢了锦州。有个胆大的插嘴:"顾问先生,咱们是不是先琢磨怎么过长江?"教室里的暖气突然就不好使了。
保密局的毛人凤有本秘密相册。最精彩的是那张"金陵女子大学夜巡图":美国顾问的吉普车半夜三点还停在女生宿舍楼下。照片递到蒋介石案头,老头子叹了口气,转头批了特别经费——在孝陵卫专门盖了栋"盟军联谊所"。
淮海战役前,陆军训练处还在台湾折腾什么"新式整军"。孙立人拿着美式教鞭抽小兵:"卧倒要像好莱坞明星一样帅!"结果前线溃兵传回消息:共军的土机枪专打摆造型的。最讽刺的是美军顾问团撤退时,把测绘的军用地图底片全带走了,连南京城防图都没给国军留备份。
王柔德后来在自贡政协写回忆录,写到美国顾问这段时,钢笔尖总戳破稿纸。那些吉普车的喇叭声,罐头牛肉的膻味,还有参谋们点头哈腰喊"yes sir"的腔调,隔了十几年还在耳朵边上打转。他最后写道:"当年咱们给美国人当学生,连稍息立正都要重学。现在想想,最该学的倒是怎么站着做人。"
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。如有侵权投诉,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亿正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