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8年,国民党的特务逮捕了我党地下组织的关键人物江姐,将她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中。敌人施展各种残酷刑法,企图逼迫江姐交出党的机密情报,但她坚贞不屈,宁死不屈。最终,江姐于1949年11月14日英勇牺牲,年仅29岁,成为革命史上不朽的英雄。
江姐被囚禁在渣滓洞期间,有一名看守员黄茂才对她们一批被关押的同志比较熟悉,态度也相对宽厚。然而,他却被指控为导致江姐遇害的刽子手之一。后来,四川荣县公安机关将他逮捕,决定于1953年对其执行枪决。
行刑前夕,黄茂才突然高声哭诉,说自己曾多次帮助江姐,是被冤枉的。虽然临刑喊冤的情况并不罕见,但公安机关还是暂停了执行,准备重新调查,力求不冤枉无辜。
那么,黄茂才到底是否有罪?他的结局又如何?这就要追溯到他最初为国民党效力的经历了。
黄茂才出生于四川自贡荣县,家境贫寒,小时候常常吃不饱饭。生活的艰辛使他早早成长,而恰逢国民党四处征兵抓壮丁,黄茂才的母亲为了保护儿子,恳求当地地主刘重威少爷为儿子找一份工作。
展开剩余82%刘重威当时官居一职,看中黄茂才识字、有文化且为人老实,便将他招入国民党特务机关,任少尉文书。1945年,黄茂才调任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看守,江姐等地下党成员被捕后,正是他的主要看管对象。
因江姐也是自贡人,和黄茂才算是老乡,两人很快熟络起来,尽管身份是看守与犯人,关系却未因此变得敌对。
那段时间,黄茂才负责看管江姐等人的放风和收风任务,他对人态度较为和蔼,思想也不算顽固,因而江姐等人决定尝试策反他,让他帮忙传递一些消息。
但黄茂才不敢轻举妄动。渣滓洞的管理极其严格,主管早已警告看守员对犯人必须严肃,禁止与他们有过密来往,一旦被发现包庇或私下勾结,将受到严厉惩处。
在渣滓洞工作多年,黄茂才见过国民党的种种残酷手段,自然不敢冒犯纪律,只能尽量在态度上表现出些许温和,不让犯人感受到太多敌意。
他也万万没想到,在如此险恶的监狱里,会遇见一个同乡,而且这个同乡还坚守正义,精神令人敬佩。
1948年,全国解放浪潮高涨,许多爱国青年纷纷投身革命。曾紫霞,一位女学生,也加入了党组织,和未婚夫刘国鋕一起从事地下工作,不幸被捕,关押在渣滓洞。
同年,江姐在万县被捕,被关押在和曾紫霞同一监区。两人在狱中一同学习,继续对抗国民党反动派。
江姐被捕时,刚接任中共川东地委副书记,成为国民党重点审讯对象,频繁遭受残酷刑讯。
作为看守的黄茂才,目睹他们受刑却坚守秘密,心中十分震撼,便时常与他们交谈。
接触中,黄茂才发现这些人思想先进,特别是江姐,作为同乡的年轻女性,她的坚强令人钦佩。自己为国民党工作,不过是谋生而已,无须对其效忠。
因此,黄茂才逐渐放松对他们的监视,对他们在狱中学习、互传消息等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江姐等人也认为黄茂才有被培养的潜力。一次,江姐暗中递给黄茂才一张纸条,鼓励他多读书,提高自己,成为国家和人民有用之人。黄茂才看后深受触动,思想逐渐向共产党靠拢。
为了感谢黄茂才对狱中同志的帮助,也为了加深其思想认识,江姐亲手为他织了一件毛衣,当作回报。
受这些革命同志的感召,黄茂才决定暗中支持他们,只要有机会,他就帮忙传递情报。
他向江姐表态,如果将来能脱离渣滓洞,愿意为共产党效力。
曾紫霞试探着托黄茂才送出第一封无关紧要的信件,成功后又连续几次试探,黄茂才皆顺利完成,赢得了地下党组织的信任。
后来,黄茂才利用身份便利,多次化名“黄克诚”、“兰先生”、“张力修”等,为渣滓洞的地下党成员送出了20多封信件。正是依靠这些情报,党组织在狱中逐渐积累越狱的可能。
到了1949年,国民党处于败退边缘,形势危急。江姐等人已基本做好越狱准备。
然而,国民党加强了监狱管理,越狱计划被迫搁置。4月,我军解放南京,国民党开始分批屠杀狱中的共产党人,而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人员则遣散。
黄茂才这种地位微小的看守,也列入遣散名单。离开前,他帮江姐送出了最后一封信,然后回乡做起了乡村教师。
未曾料想,这次离开竟成永别。11月14日,江姐在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英勇就义。不久之后,渣滓洞展开血腥清洗行动,300多名中共党员和爱国人士被杀,史称“11·27重庆大屠杀”。
蒋介石败退台湾后,我党开始追查国民党罪行。1951年,公安锁定黄茂才,因其曾为江姐等人看守,被拘押审问,准备“秋后问斩”。
黄茂才喊冤称自己帮助过江姐,秘密行动无证据,但他说的话多有根据,法院遂改判无期徒刑。后来因表现良好获得减刑释放,但仍未能彻底洗清冤屈。
幸好,曾紫霞并未牺牲,1949年8月被党组织救出。黄茂才获悉消息后,急忙去寻找她。
终于,1988年,黄茂才见到了曾紫霞和其他渣滓洞幸存者,才彻底平反,洗清了几十年的冤屈,从此过上了平凡而安稳的生活。
发布于:山东省亿正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