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脚对美国低声下气,后脚就对中国指手画脚,变脸比翻书还快。
逼着中国无条件供应稀土?
哪来的底气?
这就好比一个穷亲戚,去有钱人家借钱,还嫌人家给的少。
欧盟对美国卑躬屈膝,还不是怕被卡脖子?
能源依赖美国,市场竞争力又拼不过。
服软之后,又想在中国身上找补面子,仿佛对中国强硬就能掩盖自己的软弱。
这种“欺软怕硬”的行为,暴露了欧盟战略自主的虚伪性。
说好的独立自主呢?
怎么一遇到真大佬就怂了?
咱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。
冷战时期,欧洲夹在美苏之间,安全靠美国,经济靠苏联。
苏联解体后,欧洲以为能喘口气,结果发现更依赖美国了。
北约东扩,把俄罗斯逼到墙角,欧洲的安全局势反而更紧张。
能源上,欧洲被“北溪”管道爆炸事件狠狠地上了一课,能源安全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,滋味不好受。
经济上,欧洲企业在美国市场节节败退,数字税也成了讨价还价的筹码。
现在,欧盟又盯上了中国的稀土。
全球九成以上的稀土加工都在中国,欧洲自己连矿都挖不动了,还敢在这儿叫板?
德国车企高管私下都承认,要是稀土断供,新项目得推迟一年多。
这可不是危言耸听,是铁一般的事实。
没有中国的稀土,欧洲的高科技产业、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得玩完。
欧盟的逻辑很奇葩:美国限制芯片出口到中国,他们叫好;中国限制稀土出口,他们就跳脚。
双标玩得真溜。
合着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?
国际贸易,讲究的是互惠互利,不是单方面的予取予求。
中国限制稀土出口,有自己的考虑,是为了保护环境、资源和国家利益。
欧盟凭什么干涉中国内政?
更讽刺的是,美国自己也离不开中国的稀土。
一边打压中国,一边求着中国供货,这脸打的啪啪响。
欧盟跟着美国学,也跟中国硬碰硬,这不是自讨苦吃吗?
说白了,欧盟就是战略上拎不清。
对美国,他们装孙子,对中国,他们摆谱。
这种老殖民主义的思维,早就过时了。
现在的中国,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,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。
欧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定位。
想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,就得拿出真本事,而不是靠耍嘴皮子。
一味地依附美国,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。
与中国合作,才是欧洲的最佳选择。
奉劝欧盟一句:别再做梦了,脚踏实地才是正道。
对中国颐指气使,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补充一点,现在国际舆论场上,很多人都看不惯欧盟的双标行为。
不少网友评论说,欧盟就是个“墙头草”,哪边风大往哪边倒。
还有人调侃,欧盟这是得了“被迫害妄想症”,总觉得中国要害他们。
这些评论,虽然尖锐,却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欧盟的普遍观感。
欧盟如果继续这样下去,只会失去更多的朋友,最终孤立无援。
亿正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